广播电视新闻学开题报告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本文将介绍广播电视新闻学开题报告

  广播电视新闻学开题报告第一篇:

  题目

  从《南京零距离》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播出,让中国电视新闻中出现了民生新闻的概念,简单地说,民生新闻就是对百姓身边事的报道。因为其题材源于市井,写法通常采用市井故事口口相传的直白方式,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近年来,各媒体在实践“三贴近”的过程中,民生新闻成了“贴近群众”的有效载体,并日渐成为都市类报纸的当家产品。然而,题材大同小异、写法千报一面,看久了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再加上相当部分民生新闻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如果都流于肤浅的报道,久而久之势必丧失影响力。

  如何让琐碎的题材在报道上跳出民生新闻目前生存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本文在结合了一些地方台甚至中央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存在的一些肤浅的现状,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由此导致的对社会受众的危害,由此反应出了改进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最终本文的重点是要分析民生新闻更加优秀的发展之路。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的新的报道方式,有巨大的学术观照价值。新闻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符合中国政治架构、传播环境的电视民生新闻新内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主要是从专家学者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些概括,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挖掘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简要回顾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对电视民生新闻有个总体上的认识;

  3、零距离类节目取得成功的经验

  A、栏目的定为贴近百姓

  B、从对百姓新闻的报道反应新时期我国建设中取得成绩和不足,是国家经济的一个缩影

  C、促进社会和谐

  4、零距离类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主要分析这些节目中存在的一些内部和外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记者的作用被过分夸大,甚至出现百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的第一反应就是给民生新闻栏目组打电话;

  B、为了迎合百姓而导致节目媚俗

  C、节目在表现形式上过于简单、肤浅

  D、主持人的素质参差不齐

  5、具体的对策

  A、加强节目的整合,制作好节目

  B、加大对节目内容的把关,提高节目的品味层次

  C、挖掘新闻的深度报道

  D、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通过网络上查阅有关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找到有关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然后到图书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闻学者对民生新闻话题的讨论,参考他们的意见,为论文的创作寻找素材和一些相关的观点的理论支持。同时,通过对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收集,结合现在的民生新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出这些不良现状,同时结合这些现状,分析民生新闻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在总结新闻学者及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解决民生新闻的现状的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电视新闻民生新闻的发展具有一些参考行的价值。我们希望民生新闻因关注平民生活状态获得它的存在意义,同时也希望民生新闻提高自身的品味,做出有意义的新闻节目,发挥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和职能监督的功能。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2006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收集资料,拟定论文选题,确定研究领域。

  2、2006年12月16日至24:撰写开题报告。

  3、2006年12月26日,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证会。

  4、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3月1日:在寒假期间与指导教师沟通并拟定论文粗纲,修改完善。

  5、2007年3月2日3月10:完成论文细纲写作,并着手论文初稿写作。

  5、2007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完成论文初稿。

  6、2007年4月17日至5月10日: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定稿。

  7、2007年5月11日至5月18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外文文献翻译,注释,参考文献,并打印装订成册。

  8、2007年5月24日,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蔡国林、吴晓伟.多角度立体化可读性-当代特稿追求新闻的价值.新闻爱好者,2006.(4)

  [2]史慎. 背景资料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新闻与写作,2006.(7)

  [3]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现代传播,2004,(11)

  [4]李余良.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 新闻爱好者,2006.(10)

  [5]姜冬梅,王威.民生新闻纵深谈.新闻传播,2006(3)

  [6]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协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黄丹丹.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记者摇篮,2007(2)

  [8]李学洲、肖俊德.“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新闻爱好者,2005年12期

  [9]马艺、张培.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建构,新闻战线,2007年02期

  [10]孙仁广、陆海艳.补课与蓄势——“民生新闻”之透视,当代电视, 2007年02期

  [11]王杏村. 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位置,新闻爱好者,2007年06期

  [12]杨席珍、杨新敏.地方电视合新闻节目的平民化视角——从《南京零距离》,说起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04期

  [13] 朱岩.家常饭也能做得有滋有味--深度开掘民生新闻的几点思考,新闻爱好者 2006年04期

  [14]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5]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16]邓林、陈静之等.观众本位——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新闻大学,2000年春季刊

  广播电视新闻学开题报告第二篇:

  一、题目: 在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内、外部环境和成功考察

  二、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要求:

  一、选题背景

  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BISFF)是韩国国内创办最早的短片电影节,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每年5月中旬在釜山举行,包括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韩国短片电影节,主要以展映韩国独立短片和学生短片为主。2000年,电影节更名为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主要展映和推广亚洲短片。2010年,电影节正式更名为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面向全世界征集优秀短片作品,致力于关注新兴导演的同时,以推广亚洲电影为己任,已成为国际颇具影响力的短片电影节。该电影节培养推出了大批优秀的韩国导演,如著名导演姜帝圭(《太极旗飘扬》)、金泰勇(《晚秋》)、柳承莞(《柏林》)、闵奎东(《世上最美丽的离别》)、梁允浩(《假日》)、郑允哲(《马拉松》)和赵范九(《度方传说》)等等。釜山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电影交流的中介、亚洲电影工业的中心。近年亚洲各国到釜山拍摄电影每年约80部。定期举办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短篇电影节等国际性电影节之后,釜山已成为被世界人民所熟悉的电影城市。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以釜山电影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运营的关键所在。

  二、选题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情况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进度

  七、参考文献

  [1]. 孙明贵主编.会展经济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马勇,冯玮编著.会展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俞华,朱立文著.会展学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 欧阳宏生主编.纪录片概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5]. 马勇,肖轶楠编著.会展概论[M].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6]. 陈振兴 编.世界电影电视节手册[M].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7]. 李娜. 关于国际电影节的多元价值分析[J]. 媒体时代. 2012(04)

  [8]. 兰景婷. 浅评奥斯卡电影节中的商业契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2)

  [9]. 婷婷. 第三只眼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的媒体价值与增值意义[J]. 中国广告. 2007(08)

  [10]. 陈犀禾. 回顾与展望:国际化语境下的上海电影节[J]. 艺术评论. 2007(09)

  [11]. 石川. 试论电影节的品牌优势与特色定位[J]. 艺术评论. 2007(09)

  [12]. 杨晓娟. 我国电影节管理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 暨南大学 2010

  [13]. Peranson,Mark.First You Get the Power, Then You Get the Money:Two Models of Film Festivals. Cineaste . 2008

  [14]. Penny Harveyk."Ethnographic Film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A Review of Film Festivals".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 1993

  [15]. Jazmines Tessa."Politics, Violence Taint Manila Event (Manila Film Festival)". Variety . 2001

  [16]. Cucco Marco."The promise is great:the blockbuster and the Hollywood econom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 2009

  [17]. Peranson Mark."First You Get the Power, Then You Get the Money:Two Models of Film Festivals". Cineaste . 2008

  [18]. Parminder Vir."Film, culture and politics:the festival of New Latin American Cinema". Race & Class . 1987

  [19]. Halbfinger,David M."At the Toronto Film Festival, Liberal Politics as Usual". New York Times . 2006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古典文学开题报告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